(圖:擷取於網路)
[拍新聞 /聯合採訪中心/新竹報導]
謝銀穗地政士受邀出席演講
而講座名稱為「協議分割與拋棄繼承」
無疑涵蓋了不動產繼承的重要面向,旨在闡述協議分割與拋棄繼承在法律程序與實際操作中的差異及其應用。
為了深入理解這兩種概念,謝銀穗地政士將從協議分割與拋棄繼承的定義、操作流程、法律後果及其在實務操作中的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闡述。
首先,謝地政士說到什麼是協議分割?
繼承開始後,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留下的遺產擁有共同的管理和使用權。
在實際操作上,為了處理這些共有財產,繼承人之間可透過協商一致的方式,將遺產按照各自的繼承份額進行劃分,此過程稱為協議分割。
這種做法可以有效避免因遺產分配不均或分配過程中的爭議,保障各方繼承人的利益,實現遺產的和諧與公平分配。
接著,謝地政士解說:拋棄繼承
這是一種法律行為。
當繼承人不願意接受遺產,或認為遺產中負債超過資產時,可以選擇放棄繼承權,即拋棄繼承。
拋棄繼承不僅包括財產的放棄,也包括對負債的放棄,這樣做可以避免繼承人因為接受了遺產而面臨經濟上的負擔。
協議分割與拋棄繼承的根本區別在於,前者是繼承人之間對遺產的共同決議,旨在平等、公正地分配遺產,而後者則是繼承人對於遺產的個別放棄行為,兩者的目的與作用都有所不同。
在操作流程上,協議分割需要所有繼承人就遺產的分配達成共識,並可透過簽訂正式的分割協議書來確認各自的權益份額。而拋棄繼承則需繼承人在遺產繼承後的特定期限內,向有關法院或者是遺產管理部門提出正式的拋棄聲明。
從法律後果來看,協議分割後,繼承人對分得的遺產擁有獨立的所有權,可自由處置。
而一旦拋棄繼承,繼承人將喪失對該份遺產的所有權利,包括財產和負債。
(圖:擷取於網路)
在實務操作上,無論是協議分割還是拋棄繼承,都需謹慎考量遺產的實際情況及法律規定。
例如,在進行協議分割時,應詳細評估遺產的價值,避免分割後爭議;在決定拋棄繼承前,應全面了解遺產的組成和負債情況,避免因缺乏了解而錯失應有的利益。
總之,謝銀穗地政士的講座「協議分割與拋棄繼承」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這兩種繼承模式的法律基礎、操作程序及其在實踐中的應用,對於處理遺產分割有重要的實用指導意義。透過此講座,民眾可以更加理解繼承法的規定,有效處理繼承時可能遇到的問題,從而達到和諧與公正的遺產分配。
(圖:擷取於網路)
歡迎諮詢 福興地政
謝銀穗 地政士
LiINE ID miya2015104
03-6570286
0938-329675